在演艺装备科技领域,甘肃电气集团工大舞台公司正以创新为笔,书写着舞台设备行业的不平凡篇章。从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、鲁班奖等行业顶级荣誉,到完成国际舞台机械工程、自主研发可伸缩玻璃栈桥等标杆项目。进入舞台行业四十余载,工大舞台公司正以全产业链服务模式深耕行业,凭借1400余座场馆的服务实践与40余项奖项成果,稳居国内演艺装备领域领军地位,更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迈向新高度。
新的时代浪潮中,工大舞台公司以成立演艺装备技术研究院为支点,以技术驱动、全球化布局、产学研融合和数字化转型为战略目标,强化研发创新投入、拓展全球产业布局、深化数字智能升级,努力实现构建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。
平台搭建 汇聚资源赋能创新势能
“研究院成立后,我可以更专注于攻克核心课题,也有更多精力深耕尖端技术了……”研究院副院长白彦斌的感慨,道出了这一创新平台的核心价值。作为企业创新生态的核心载体,工大公司演艺装备技术研究院的成立,标志着企业正式开启“资源整合+体系化创新”的战略新篇。
研究院立足行业技术前沿与市场需求,依托“3+1”科研创新平台,遵循“一条主线、三级联动”原则,组建七大专业化中心,形成矩阵式攻关布局。这一架构不仅为公司战略规划提供了科研支撑,更为进军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“今年年初,我们到越南胡志明市进行项目设计指导安装,这算是研究院组建后的第一次实战。”研究院创意效果中心副主任张凤宝回忆到。面对海外市场行业标准不一、现场沟通困难等挑战,研究院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技术专班,开启“双线作战”。项目现场,创意效果中心实时反馈问题;研究院内,电气控制中心同步开展设备试验。通过“问题—答案”的高效传递,团队最终高标准完成项目,为公司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赢得了优良口碑。
项目的成功,离不开机制体制的创新。在科研管理上,研究院采用“揭榜挂帅”项目负责制,鼓励青年人才“挑大梁”,明确其负责项目占比不低于在研项目总数的40%-50%,确保高水平技术力量的持续性;同时推动跨领域协作,整合单位优势资源,形成“强强联合”攻关合力。在成果评估方面,研究院构建涵盖成果质量与价值、人才培养、激励措施、风险管理等多维度的科研评价体系,促进科技成果与科技资源在共建主体间的高效共享。
人才培养 锻造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
“当年的技术新兵,如今已成为能挑大梁的业务骨干。”研究院院长荆俊明回顾道。深耕行业34载的他,从基层技术员成长为科研领军者,亲历了公司对人才战略的坚守与革新。作为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企业,工大舞台公司始终将人才视为核心战略资源,通过系统化布局与长线投入,构建起支撑企业跨越式发展的“人才金字塔”。
近年来,公司通过“内培外引”双轮驱动,持续优化人才结构。目前,技术团队拥有核心研发人员75人,其中博士1人、硕士6人,涵盖机械工程、自动化控制、计算机科学、虚拟现实与仿真、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,成员平均行业经验超过15年,形成“高学历+实操经验”并重的复合型队伍。同时,公司组建跨中心联合攻关小组,针对演艺装备数字化、智能化、集成化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协同创新,研发团队已成为技术优势构建的核心驱动力。
为加速人才成长,公司构建“内训+外训”双轨机制:内部通过部门分享、技术骨干传帮带积攒经验,外部积极参与行业精英、专家开展的专题讲座。今年上半年以来,累计开展培训20余场次,内容覆盖舞台机械设备、舞台音响灯光等多领域。此外,公司先后搭建甘肃省文化产业装备工程研究中心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3个创新平台,并与兰州理工大学、兰州文理学院等本地高校深化合作,形成“产学研用”深度融合的生态闭环。通过组织技术骨干赴高校授课、打造实习基地等方式,推动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双向渗透,既培养了行业后备人才,又锤炼了团队实战能力,目前年均协同培养本科生54人,已成功输送8人来企业就业。
科研创新 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坚实根基
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。近年来,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战略核心地位,构建起覆盖“研发-保护-转化”全链条的科研创新体系,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石,持续强化技术壁垒,推动技术创新加速突破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,公司知识产权储备量质齐升。2019年,公司被甘肃省知识产权局评定为“知识产权优势企业”,标志着其在知识产权创造、运用与保护方面迈入行业前列。截至目前,公司累计拥有345项知识产权,近3年新增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5项,涵盖发明专利9项、实用新型专利38项、软件著作权8项,专利类成果转化率高达89.09%。这些自主知识产权紧密聚焦舞台机械控制、智能演艺装备、售后维保系统等核心领域,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“专利矩阵”,有效筑牢技术护城河,为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创新驱动的背后,是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与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。2024年,公司研发强度为5.62%,近两年平均研发强度达4.59%,为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落地提供有力保障。同时,公司建立规范的成果转化流程,通过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速技术落地,形成“技术源于需求,成果带动产值”的良性循环。此外,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,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,以制度化保障专利技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赋能。
一系列创新举措已转化为显著的经济效益与行业影响力。近3年,核心知识产权创造产值超8亿元,2024年,公司市场占有率提升2.29%。其中,2024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开展甘肃省联合科研基金重大项目,攻关多通道成像和高精度画面融合等技术,成果用于“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”,带动主导产品的销售,2023年与中国传媒大学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,攻关演出空间设备快速切换、精准调度等技术,成果形成了全国性运营示范基地和团体标准,使得行业标杆地位进一步巩固。
从全链条创新体系的构建到高价值知识产权的积累,从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到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,工大舞台公司正以系统布局与扎实成效,稳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。一连串的荣誉是过往奋斗的见证,更是未来征程的起点。
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,工大舞台公司将继续深耕演艺装备技术领域,以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升级,以人才支撑保障持续发展,为繁荣我国文化事业、推动舞台装备制造业迈向更高水平贡献更多“工大舞台”力量。
(工大舞台公司 刘鲁斌)